首页

【党史百年瞬间】九月

时间:2021-09-23 12:52:41    来源:研究生处     浏览:

 

 

篇章一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隆重开幕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隆重开幕,会议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主席在开幕式上致词

那一年,25岁的申纪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大会。她穿着连夜缝制的一身蓝色卡其布新衣,骑着毛驴从村里走到县城,再换乘卡车、火车,辗转4天才走进中南海怀仁堂。在这次会议上,申纪兰第一次代表人民选举国家领导人,她庄重地在毛泽东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申纪兰:这比过年好,我们整整齐齐地早早起来,都睡不着觉。在那个会议上,选出了党中央的领导,圆圆地画了个圈。

包括申纪兰在内,1226名代表带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从9月16日到18日,三天里共有89位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韩恩代表:农民参加管理国家的大事情,制定的国家宪法,这是自古以来没有的。只有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我们农民才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蔡畅代表:对妇女来说,宪法草案肯定了五年来我国妇女已经夺得的权利,指出了进一步保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根本途径。

1954年9月20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交付投票表决。

周恩来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周恩来:各位代表,现在宣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决结果,投票的总数1197票,同意的1197票。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920日通过。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也是一部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精神的宪法,因其在1954年颁布,又被称作“五四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充分体现了人民在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地位,也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章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共662人参加会议。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

毛泽东: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国旗图案(左起:刘少奇、朱德、毛泽东、宋庆龄)

这场大会高朋满座,气氛庄严而热烈。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了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议还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采用世界公元纪年以及10月1日为国庆节。在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略显激动的声音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设于北平市,同时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的决议。

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讲话

周恩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在北平,并且把北平还改回原来的名称北京。赞成的请举手,请放下,不赞成的请举手,还有弃权的请举手。好了,我们现在一致地通过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在北平,从现在起,我们就把北平改名为北京。

宋庆龄作为特邀代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发言

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了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此,协商建国成为中国多党合作和协商民主的一个光辉典范,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毛泽东:庆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胜利!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

篇章三 习近平首提“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习近平: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中亚,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在出访东南亚期间又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共同构成“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2013年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习近平:我们要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欧亚地区已经建立起多个区域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地跨欧亚、南亚、西亚,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截至2020年11月底,中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展开了2000多个项目。秉承古丝路精神的 “一带一路”正从中国倡议变成全球行动,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篇章四 钱学森与两弹一星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1955年9月17日,当时已经名满美国的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和一双年幼的儿女,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从洛杉矶踏上返回祖国的路途。临行前,他动情地对美国报界发表讲话说,他要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同胞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刚刚回国的钱学森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任院长陈赓大将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的回答掷地有声。

钱学森:我那个时候正憋着一肚子气,中国人怎么不行?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陈赓大将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说好极了,我就要你这句话。

1956年初,钱学森正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此后,在他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作为新中国“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钱学森一生获奖无数,但他说,在诸多荣誉中,最令他激动的是“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1991年,当钱学森得知自己当选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并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和史来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时,他激动万分。

钱学森:我简直心情激动极了,现在我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了。而且我跟劳动人民最先进的份子连在一起了,我激动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