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年研究生招生说明

发布日期:2016-09-26    浏览次数:

 

 

(一)学院概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是人才辈出的成大中文系,已有37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历史。功力深厚的古典文学与文化研究专家白敦仁、钟树梁、谢宇衡,我国现代秘书学开创者之一的常崇宜,在美学和生态文艺领域卓有建树的曾永成等一批知名教授先后在此执教,形成了严谨治学、精心育人的优良传统。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事业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6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者40人。近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个,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20余项,省政府科研、教学成果奖6项,成都市政府社科奖10余项。在巴蜀地方文学与地域文化、跨文化沟通、网络文化、地方新闻传媒的建设与发展等学科方向的研究具有较强实力和鲜明特色。国学普及教育走在国内高校前列。拥有四川省“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普及基地,与成都市委宣传部共建之新闻学院(下辖成都市新闻传播研究中心、成都市新闻传播培训中心)、成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与市档案馆共建)等平台与资源。

2014年起,学院获得艺术学专业硕士“戏剧学”和“广播电视”两个专业领域招生、培养资格,并于当年顺利招收研究生进行培养。在三个本科专业中,汉语言文学根基深厚,一贯学风严谨,培养的优秀、杰出校友众多,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已有22年办学历史(仅次于川大),其建设始终与成都新闻传播和文化事业紧密结合,在服务四川、成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方面独树一帜,是学校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化程度高,背靠成都,资源丰厚,是成都市重点建设专业。学院依托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建立的孔子学院和本校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的合作办学项目(含研究生教育)以及与泰国多所高校合作交流等有利条件,15名教师曾出国任教、留学、培训、做访问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学院拥有五百余万元的现代化实验、实践空间与设施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二)招生领域介绍

1. 戏剧领域

戏剧作品创作方向:坚持戏剧理论与创作结合,坚持戏剧文本与舞台结合,培养掌握戏剧基本理论,具备剧本创作能力的专门人才,能在高、中等学校从事戏剧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在剧院及编辑部等单位从事编剧和理论研究工作等。

地方戏剧传承方向: 坚持戏剧理论与地方戏剧保护、传承、开发结合,培养掌握地方戏剧基本理论,具备地方戏剧推广、创作、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能在地方文化机构从事地方戏剧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能从事地方戏剧的普及、推广工作等。

2.  广播电视领域

视频文化与新媒体艺术方向:以虚构和非虚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为基础,面向新媒体,培养具有跨媒介操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在影视媒体、新媒体、广告公司和企事业单位承担作品生产和宣传推广工作。

3.  学科教学(语文)领域

语文教学与汉语推广:本学科方向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语言国际推广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方向有实力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本学科教师与海外高校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聘请韩国岭南大学崔桓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春永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客座教授,与韩国岭南大学中语中文学部建立有合作办学关系,研究生可到该学部进行教学实习。并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蒙大拿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泰国法政大学、清迈大学、佛统大学等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能提供给研究生国外访学的机会和人脉关系。

语文教学与国学推广:本方向旨在培养国学推广与运用方面的的人才,面向全国各地及海内外大中小学进行国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汇聚中华民族文明之精萃,国学文化的推广与运用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国学教学重在接受国学理论与文化,目的在于培养国内外学校所需要的从事学科教育(语文)的教育学人才对国学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掌握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及教学需要的基本技能,依托教学实践,成就区域文化与国际文化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语文与地方文化建设:该方向旨在培养语文教师的地缘意识、乡土意识、民族意识,以及在全球化、都市化背景下,语文教学参与地方文化、中国文化建构这一意识的回应与表现。该方向主要依托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地域文化、地域文学研究的学术优势,同时着眼于地域文化与文学的互动,对巴蜀文化、巴蜀文学给予系统研究,着力四川地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建设,挖掘巴蜀文化、文学历史资源,利用这些资源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并与成都大学作为城市型综合大学产学研紧密结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该研究方向针对目前语文教学文学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的现状,通过文学理论、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重新解读等方式,旨在培养语文教师文学审美、文学感悟、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能力,以期获得语文教师文学素养、语文学科教学、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把培养新型语文教师,以及进一步学历提升(考取博士)作为自己培养目标。

(三)联系方式

吴老师 84616076    谭老师 8461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