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戴月荷锄育桃李 百花争艳满园香——访王跃华教授和她的科创团队

发布日期:2016-11-03    浏览次数:

“金牌”导师 点石成金

“为人和蔼可亲,学术精益求精。”2010届制药工程专业的何宗晟这样描述自己心中的王跃华老师,他是王跃华老师指导过的学生之一,现正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肿瘤医学博士。

与王跃华老师的缘分始于何宗晟大二那年。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对理工科的学习十分重要。因此,何宗晟“慕名”进入了王老师的实验室,在王老师手下学习基本的植物组织和实验技能。“王老师被学生们称为金牌导师,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初入实验室的何宗晟对一切充满了新鲜和好奇,看到那些精妙的实验设备,就像看到新玩具的小孩那样激动。一开始,他向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学习基本实验操作,配置不同类型的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师兄师姐们不厌其烦地教他如何去查阅文献资料,教他一些实验技术。一年后,他和同学组成名叫“yund”的团队,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创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备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绝如缕,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开启“圆桌会议”讨论,一段时间,他和拍档每天奔走于教学楼、实验室、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人疲乏,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团队斩获了川贝科创奖。尽管这个奖是属于团队的,但是何宗晟内心却很高兴,沉潜、努力、耐心,这样的学术要求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

大三,何宗晟开始独立做课题。2008年暑假那段时间,王老师贴心的陪伴和无微不至地关怀给了他们最温暖的抚慰。“如果遇到实验室缺什么试剂时,只要一个电话,即使是在节假日,王老师也不顾高温天气,出门采购,亲自送到学校来,解我们的燃眉之急”。

“王老师还非常尊重学生的看法和意见,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质疑,对学生的疑问也总是耐心解答。”何宗晟说:“通过在王老师实验室的学习,使我们正确认识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解决实验问题,分析实验结果,培养了我们的科学精神。在这样的团队中学习,提高我对科学兴趣,使得我更加热爱科学,更加愿意进一步学习,也让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时更加从容。”

“王老师曾说过,记忆就是不断与遗忘做斗争的过程,做你喜欢的事情,做好你喜欢的事情。”何宗晟牢记这句话,也相信有兴趣为指引,有坚持的韧劲,诚心正意,专注学问,没有办不成的事,慢慢地,他选择在专业的路上越走越远。

坚持专注 淬炼荣耀团队

骄阳如火的午后,知了在枝头聒噪,我来到王老师的实验室,一推开门,立刻眼前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立刻将人包围,十多位同学有的正在认真地做实验,有的在电脑上记录着数据,还有的同学满脸兴奋的正和王老师讨论……王老师身穿一件火红色的中袖针织衫,热情温暖,长发盘在脑后显得清爽又不失优雅。一直以来,就是在这样的小小的房间里,一位师者带领着她的“孩子”们,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思维的火花交汇碰撞,学习的热情愈烧愈旺。

也正是在王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多年来团队中涌现出众多的“何宗晟”,他们都是来自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各年级各专业的优秀学子,主要承担对各种中药材的药物价值、药效成分等多个理论性质进行研究。团队曾数次代表学院、学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挑战杯以及创新科技竞赛。

数据说明一切。在王老师所带过的团队中,有130人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其中18人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奖,60余人获得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奖,学生参与发表的研究论文80余篇,目前已获得34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团队中近一半成员都获得研究生学位。王老师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多年的研究中,她和她带领的学生团队获得了42项科研成果,并发表了多篇论文。王跃华老师个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8项,指导大学生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项共14项。2015年主研的川贝母和重楼的项目一举拿下了2015年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以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2015年6月,团队针对濒危中药材重楼的快速繁育以及有效成分的研究项目还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一等奖。

“来我们实验室没有什么别的条件,最重要的就是学生一定要对做实验怀有热情。”王跃华老师介绍到,“我们团队是零门槛的,但这又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动态调整。”认真、专注、坚持,是王跃华老师尤其看重的品质。“做实验时,学生一定要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来龙去脉了解得一清二楚,从方案的设计,修改制作,到实验室具体操作,学生要建构起一套自己的体系。我们尊重并且承认学生的每一个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注重他们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锻炼,能力提升。成绩不是判定一个学生的第一标准。我们要杜绝高分低能,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社会上走的更远。”

在实验室,总能发现王跃华老师的身影,无论白天还是晚上。2013级制药工程的周欢说到: “对于任何科研项目,我们都是严阵以待,无论项目的易难,都是对自身的一种挑战。王老师不会很严厉的要求我们,但是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她也在办公室记录数据,做实验。我们心中便也明了自己应该怎么做到。”

也许正是因为长期地枕戈待旦,才终于等到一朝的“喜从天降”。当时,团队在做“川贝母细胞团块悬浮培养生产生物碱的研究”项目。几乎整个生物学术界都认为悬浮培养方法是行不通的。可是,王跃华老师和团队前后经历了五年的时间,终于发现了细胞团块悬浮培养法。结果是一个让人惊喜又意外的发现。在一个暑假结束后,同学在培养基中意外地发现了团块,经专业人员测定,团块生物碱含量极高,在药物生产方面有极大实用价值。细胞团块悬浮培养法被发现,王跃华老师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运气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她相信,没有五年不懈地拉锯和实验,就没有运气的降临,“搞科研的人,并不是说这种方法行不通我们就放弃。如果不是通过无数次的实验,精心记录了每一种方法,如果没有五年的坚持,凝结了所有参与者辛勤的汗水,细胞团块悬浮培养法也就不会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十年一日 穷究于理

从北方到南方,生在北方长在南方的王老师,性格中既有北方的豪迈胆大,又有南方的婉约心细,记录数据时要精确准确,面对难题时要大胆猜测,她这粗中又带细的性格,这都为她成为一名生物界的“达人”奠基。1981年,王老师考入西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系,198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师范大学工作,并且参与了川师生物系建立。1994年正式调入成都大学,三十余年来,她一直都在探究生物界奥秘的路上没有停过,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方法。

科学是什么呢?王跃华老师也一直努力把这给同学们说清楚:也许是一段不断接近未知的路,也许是一段孜孜求索的旅程,也是不断奋力一搏的勇气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术论文都是完美的,因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要在尊重现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去质疑去研究,带着问题意识去探究。”王跃华老师说,“做科研,放平心态、坚持都很重要,做科研不看成败,因为尽管过程中有99次的失败,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排除这99种方式了,也许,再坚持一次,下一次就是成功了。”她很乐观,也有一种让人敬佩的坚韧:“有一句名言,希望在明天,但很多人死在了黎明之前的黑暗。”

“上她的课,总是被她所讲的东西所吸引,十分享受。”“王老师的课总是引人入胜,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总是生动又有趣,理论联系实践打开了我们关注社会,促进社会的意识和想法。”

教学和科研要结合,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已是教者共识。在王跃华老师看来,只有当学生意识到他所学到的知识是有实用性的,是对社会的发展有帮助的,这样才能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这样才更加有意义。一次课上,王跃华老师讲到细胞分裂特点的部分,引起了同学强烈的兴趣。随后学生就自发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用细胞分裂的方法去进行成都市锦江河水的监测,王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后来,这个项目获得了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奖,项目还促进了成都市环境监测和洪河垃圾场的改进和建设。“这也是成都市水质监测第一次运用了生物学的方法。”

三十余年的积累和沉淀,三十年的师者仁心,王老师认为高校对理工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进入大学第一课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们的人文情怀,去思考,去追求真理。”现在,王跃华老师生活主调就是忙碌,修改研究生论文,关注实验室动态、教学科研,她时间左支右绌,熬夜成为家常便饭。虽然忙碌辛苦,王跃华老师却说:“性格使然,自己喜欢这种忙碌的状态,而且这其中乐味无穷。”谈到下一步计划,诚恳如她,说:“培养好自己的学生,踏踏实实搞好自己的科研工作”。

一心一意地把精力与时间放在教学和科研上,十年如一日,严谨治学、勤于探索、教书育人,这是一个普通而平凡老师的面相,又是最真最难地坚守。

(文/李艾娟 图/彭梦瑶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李洁)

文章来源:http://news.cdu.edu.cn/index.php?m=news&a=show&news_id=2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