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质量提升,现启动2025年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项目
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质核心课程、一流课程)、研究生规划教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示范基地。
二、申报条件
(一)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
申报课程需为研究生培养方案内的课程,实施学分管理,并有一定规模的研究生修读。课程目标定位准确,有详细的建设规划,规范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档案,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或课件、课程考核等。对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或用人单位、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课程优先予以建设支持。
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课程教学育人实际,融入思政元素,深化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课程应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创新教学方法,编写具有思政元素教学资料,形成典型教学案例。建设周期2年,资助经费3万元/项。
2.优质核心课程
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出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为依据,课程性质在各研究生培养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核心主干类课程,课程建设要突显“核心”要义,体现学科(专业)内涵,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编写相应教学资料,形成优秀教学案例。建设周期2年,资助经费3万元/项。
3.一流课程
突出学科专业特色,科学的搭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具有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课程建设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用,开发网络教学课件,组建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形成典型教学案例,并在国内大型慕课平台上线。建设周期2年,资助经费15万元/项。
(二)研究生规划教材
1.申报人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申报教材应符合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律、法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符合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规律,理论严谨、结构合理、文字精炼,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3.申报教材须与列入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相对应,依据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和时代发展步伐,反映新知识、新成就。
4.新编教材或修订内容超过原有教材内容三分之一的教材,均可申报教材建设立项。编写团队相关要求应符合《成都大学建材管理办法》的规定,教材正式出版为项目结项必要条件,并注明“成都大学研究生教材资助项目”。建设周期2年,资助经费5万元/项。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示范基地
1.申报基地依托单位应在地方区域或行业产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代表性优势,符合学校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的要求,能够满足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需求。
2.申报基地原则上属于研究生校级实践基地,充分考虑产教融合建设。基地应拥有一定数量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产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能组织研究生开展实践教学等工作,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开展基地的日常管理和运行。
3.基地能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培养条件,能指导研究生实践学习,开展实践项目、科研课题以及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条件等。
4.基地有完善的实践管理制度,具备开展实践教学所需的相关设施与场所,能为研究生生活、学习和实践工作提供所需的经费和条件保障。建设周期2年,资助经费5万元/项。
三、申报程序
1.申报人填写申报书(申报书附件1-4)报所在学院。
2.学院初审申报表,填写汇总表(汇总表附件1-3),并于4月18日12:00前将申报书、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培养邮箱:yjspy@cdu.edu.cn,纸质版签章后报学术交流中心A区2楼研究生处培养科。
3.研究生处组织专家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经公示后立项建设。
四、工作要求
1.研究生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所在学院共同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做好团队成员的协调沟通、课程资源建设的组织和具体实施,项目所在学院对立项项目进行日常检查与指导。实践示范基地项目,同时应设定校外负责人一名,协同校内负责人做好基地建设工作。
2.项目负责人应有优良师德和教风,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了解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律,曾参与研究生教学工作,一般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高级技术职称。特别优秀的博士讲师可以作为项目负责人。
3.项目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团队组员一般不少于3人。团队成员共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经常性开展项目建设研究和交流,推进项目有效实施。
4.对立项建设项目,学院党委及学院应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规避政治上有错误有偏差,内容消极、导向不正确,教学内容有重大争议等情况。
五、其他说明
1.项目管理实行过程评估制,中期检查在建设周期达到一半时间时进行,结题验收在项目建设周期完成时进行。结题验收阶段,组织专家集中会评。对验收不合格项目,可延期验收一次,半年内完成二次验收;二次验收不合格项目,终止资助,该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得再申报有关研究生教学改革相关项目。
2.学校按照资助标准对获批立项的项目予以投入,鼓励学院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各类资助经费主要用于项目调研、资料收集整理、教材编写及出版、数字资源建设等。
3.对前期已获研究生教学资源立项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本项工作纳入学院年终绩效考核。
研究生处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