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着力构建符合新时代研究生特点的“导学思政”育人新格局。现已启动包括“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修班”“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在内的系列培训活动,让导学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互支撑,发挥出育人合力。
导学思政工作之路
张象
体育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7月23-24日,为期两天的全国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修班在雨课堂在线进行。本次培训,“导学思政”成为培训过程的关键词和主旋律。
一、导学思政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和思政工作的基本要求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核心要素,人才依靠的是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研究生属于青年一代,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对话语权要求很高、知识面广、都很善良、对个性要求非常高。全国研究生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指明了研究生培养的方向,是研究生培养的根本任务,思政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情况
1.研究生眼中的导学关系:黄世仁和杨白劳(剥削与被剥削);老板和员工;良师益友50%、师傅徒弟关系。
2.研究生幸福感和压力分析:85%来自于学术;78.3%来自于就业;科研和基业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硕士生群体幸福感要高于博士生。
3.导师的职责作用。导师和科研工作对于研究生多元价值品格的塑造起到了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
4.师生共同认可的导学案例:参与课题组学术活动;爱党、奉献、拼搏的意志和习惯;学术和思政双高标准。
三、“导学思政”工作之路
1.发挥党员思政的引领作用。党员始终走在学校事业发展的最前列。
2.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常态化、多维度、针对性的调查研究。
3.深挖典型案例,开展导学思政相关宣传,营造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氛围
4.完善导学互动平台,丰富导学互动载体,提升师生交流频次和质量。微沙龙平台,促进导学交流、师门杯、研运会,创建新型导学关系互动模式,促进导学关系良性互动。
5.明确导师职责要求,优化导师资源支持,全面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新入职教师培训。
6.完善评价体系,形成“导学思政”工作长效机制。
抓好导学思政,是青年导师建立业界声誉最为简介有效的方式,有助于引领课题组团结、融洽、严肃和活泼的氛围,从而吸引优秀的申请者,形成团队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学生在这个阶段观察老师,认识老师,听其言,更观其行,从而导师真实的内心世界。导师面对义和利抉择,将成为一种行为示范,帮助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最后一段求学旅程,强化思想塑性。
二、研究风格的传承
Arikan的研究风格深受其导师的影响,师门素以论文少而精而著称。不唯论文,甘做长期积累的治学态度深刻影响着研究生。
三、正心修身的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知识分子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导师的情怀是决定学生视野的重要因素,能帮助学生在课题选择、职业选择以及从业心态上做出“有高度”的抉择。
四、乐得教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导师要有“乐得教”的谆谆育人之心;具有典型的一对一、手把手个性化特征。关注培养对象的思想和情绪,对做好导学思政至关重要。立德树人要享受过程、精雕细琢,要有兴趣去花时间慢慢地“品”每一个学生。
五、学风引领有效,聚焦学术引航精品化
1.开展学术会议,敢为人先精神;
2.开展实践服务,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3.研究生科技扶贫与挂职锻炼;
4.扎实推荐队伍素质提升;
5.辅导员培训班,全体学工工作培训;
6.研究生创新发展办公室;
7.构建导辅协同联系机制:以品牌活动载体赢得导师广泛支持。如荣誉并存,学术论文一等奖,老师也是优秀指导教师;开展项目演讲。
8.突出机制引领,着力优化育人体系。
9.突出典型选树,着力优化学术氛围,如学术之星终评答辩会。
10.突出示范效应,着力发挥典礼育人实效:表彰大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大型活动榜样示范等。